台灣民眾黨-國土推話政策藍圖
如果無法顯示影片,請按這連Facebook影片
發表人:
以下為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
張其祿(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區域立委候選人:
敖博勝 (高雄第八選區1號候選人)
張其祿:
今日台灣在國土規劃及發展上有著區域間嚴重的失衡問題,南北落差已是歷史沉痾,造成北部都會區(新竹以北)壓力沉重,包括高房價、交通壅塞、人口密度過高、相關資源競爭嚴重等問題,而南部地區則是人口北漂、產業不振、工作機會流失、鄉村空洞化等。因此為解決此一問題,實需有更前瞻性的國土及產業佈局規劃,方能扭轉此一情勢。我提出「打造南高科技廊道」之國土規劃主張,以使台灣區域發展進行軸線翻轉。
「南高科技廊」係以南、高兩市間之腹地為基礎,打造南高雙子城間的南台灣科技廊道。區域範圍北起沙崙綠能科學城、中間串接南科路科園區、岡山本洲產業園區、橋頭科學園區,再至高市亞洲新灣區等地帶。
其產業性質涵蓋半導體、光電綠能、精密工業、金屬扣件、醫材、智慧製造及物流、國防工業、造船、海事工程、鋼鐵及石化等我國前瞻性與高產值之產業,並可與南部科學園區之主園區(台南新市)形成更大的產業綜效鏈結。
此一區塊的部分亦可劃設為「自由貿易特區」試點進行境內關外之自由貿易開放,以因應台商回流及增進我國在全球自貿體系中之競爭能力。
另更可考慮於此腹地興建「南部國際機場」(可鄰近永安、茄萣等沿海地區,抑或於岡山空軍基地位置進行擴建,並可與高鐵台南站(歸仁)、興達港等進行陸海空聯運),以解決小港機場在區位、交通連接及宵禁等方面的問題,同時更可將小港機場所釋放出之腹地與高市亞洲新灣區串接,以形成更具規模之亞灣新區。
另為培植產業人才,則可整合此區塊中的頂尖科研機構,包括成功大學、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交通大學光電學院(以上皆位於歸仁)、金屬研究中心等,以形成支援本區位發展的人才培育搖籃。
透過「南高雙子城」及其間「南台灣科技廊道」的發展,將可使其成為能與北台灣生活廊道(新竹至台北間)相互呼應之國土空間規劃,並可矯正台灣以往南北不均衡之發展,形成台灣政經社會、產業科研及交通建設之軸線翻轉。此項規劃不僅將有助於南部產業的創新升級及腾籠換鳥、築巢引鳳之策略發展方向,亦能減輕北部過度發展之壓力,並減緩南部民眾之北漂問題。
以上係屬我國整體國土發展規劃及再造之一環,期以矯正以往行政區劃破碎與不合理、產業鏈結與綜效不佳、區域發展失衡等多方面之公共政策問題。
敖博勝:
博勝與本黨不分區張其祿以及學姊黃瀞瑩於黨部舉辦國土區域規劃政策記者會,提出南北軸線大翻轉,提出解決產業規劃南北失衡的具體解決方案。博勝提出工業都更政策,不但可償債3000億,並可挹注市庫超過5000億。敖博勝並呼籲國民黨與民進黨別再欺騙高雄人,3000億負債必須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博勝認為,吳敦義時期早已規劃的南星計畫二期填海造陸4600公頃,再增設填海造陸2000公頃,為高雄規劃新機場與航空城,合計6600公頃一併填海造陸。每公頃海埔地填海成本約2500萬,6600公頃填海造陸的總成本約只需1650億,而一坪五萬計算,共可獲得9900億的收入,扣除成本的約1650億,不但可以為市府償債3000億,更可為市庫挹注5250億。
4600公頃規劃為石化升級產業園區,將原五輕、仁武、大社、林園大發等散布高雄南北的石化產業鍊,經政府輔導升級並協助企業融資貸款,將其全部集中在此4600公頃產業園區,汰換50年老舊設備,如此不但不再有老舊管線穿越市區,成為都市發展的重大公安疑慮,更可將高汙染、高耗能、低CP值的舊石化工業園區,全面升級為低污染、低耗能、卻是高CP值的現代化石化產業重鎮。
博勝覺得,空出來的寶貴工業土地,正好足以供應大量鮭魚返鄉企業用,並可由政府篩選符合低污染、低耗能、高CP值具有全球強大競爭力的產業在高雄落地生根。再加上充份運用高雄空轉海,海轉空30分鐘完成轉運的優勢,打造獨步全東亞最強大、最新的工業產業聚落。 初步預估至少可達6兆的產值,及40萬人(次)的工作機會。
新增2000公頃規劃新高雄機場及亞太升級加工兼轉運中心的航空城,並同步規劃免稅特區。原小港機場將釋放出380公頃市中心邊緣的精華土地,更可同時解除小港機場週邊的限建,重新帶動小港、前鎮再次發展。以上預估至少可創造4兆以上產值,總計高雄帶來10兆產值的經濟價值。
新機場與高雄港更為靠近,完全可以實現30分鐘內海空互轉優勢,透過石化升級產業園區與為鮭魚返鄉的台商打造的全新工業產業聚落,將帶動全台灣新一波的經濟成長動能,成為中華民國經濟重新開機,使高雄這隻金鷄母能帶台灣經濟的再起飛,而位處關鍵咽喉要地的小港、前鎮更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灣中之灣,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