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者的進化,為什麼要說進化呢?
帝王制度的遺毒
早期的年代是皇帝制,由皇帝獨攬大權,一統整個國家,獨攬大權。
而隨著時代演進,政治文化早已經改變,一直到現在,雖然沒有了皇帝制,即便有表面的民選總統制,堪稱是民主,但其實也是制度下的敗絮延伸,為什麼會這樣呢?
以前的帝制時代,只要是有關係,或搞點關係的,近親繁殖,讓親人親戚任命官位,在都是自己人的組織內,而成為了另類的家族事業。
但是到了民選制度的政治文化,表面上是由人民票選出一個最理想的人來任命領導者,但以現在台灣的民選制度來看,這已經變得非常腐敗了。
這是因為,既然選舉要選上,就要付出相當程度的成本,最大的成本,不外乎就是金錢,選舉一場至少要動輒數億元,可是一般人參加選舉根本不可能拿出這麼多錢,那該怎麼辦呢?
很簡單,就是找金主,找有錢人贊助,那麼有錢人就會說話了:憑什麼我要拿錢贊助你?你能給我什麼好處?
看似民主,其實已經是金權政治
所以這中間就有了交換條件,如果我選上了,你就承諾要給我什麼什麼,這些條件,就像是官位,偏頗的政策與法條之類的。
政治,政府要管理人民,同時也要制定好的政策,頒布可以實行的法條法規,來幫助國家的人民來安居樂業,發展經濟,但是如果出現了偏頗的法條,進而讓這些有錢人的企業可以暢行無阻,做更多對他們自己有利的事情來賺更多的錢,卻破壞了很多人的生活環境,影響到他人的安居樂業的話,這樣的政策,就不是對人民好了。
講更白話點就是,有錢人為了賺更多錢,藉由贊助政治人物選上官位後,制定對他們少數人更有利的政策,好讓他們做更多事情來賺更多錢,過程中完全不管外面的環境狀況以及間接而來的批評聲浪,居然硬幹下去。
政治人物,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要給好處,那麼當然也要參與其中,分一杯羹,分一點好處,不然為什麼要幫你制定政策呢?
所以由此看來,這是共犯結構,是表面合法下的系統性分贓。掌握了官位與法律權力,這些少數人就可以打著依法行政的名義,來行使對他們自己人有利的事情。
金權政治,就是現在的獨裁者,就是由民選制度下所產生的另類獨裁現象。
而那些已經掌握權力的人,其實基本上已經不缺錢了,他們缺的不過就是要掌握一切的那種實在感,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最害怕的就是失去那個掌控的力量。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們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希望藉由掌控這些東西,來獲得掌聲,支持與讚聲,沒有錯,他們要的,其實是被肯定,是一個身為人最原始的心理需求,但是,坐上了那個位子與金錢,就像枷鎖一樣,把他們原本單純的心靈給綁住了,進而走火入魔。
這一切是誰造成的?就是你我他的大家。
我們能怎麼做?
藉由修訂法規,頒布一些法條,政策一下去,企業要被收更多稅收,沒有錯,政府要賺錢就是靠稅收。只要稅收一增加,企業成本一增加,最直接的,就是影響到人民的生計:薪水上不來。企業只要賺的錢被壓縮了,人事成本就很容易凍結。
只要人們你我他賺的錢變少了,為了自己要賺更多錢,我們會更忙碌,沒有錯,只要讓你我他一直更忙碌,或極限地忙碌,就可以讓你沒時間思考,就可以沒辦法看清楚是誰造成你我他變更忙,自然就可以沒力量反抗,而成為了一個循環。
目前的民選制度結構在台灣,儼然被少數有錢人綁架的體系,變成另類的金錢遊戲,是另類的獨裁者掌控權力的工具,這種制度,是我們要的民主嗎?
獨裁vs共產?
那麼共產極權難道就比較好嗎?
其實,錯不在於本身的制度如何,制度畢竟是由人發明出來的,實際運作也是由人所做的,所以一切都在於什麼,就是人心。
權力可以使人腐化,但相對地,也可以幫助全民更進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樣的道理。
你看清楚了沒?
所以,我們只要知道是哪些少數有錢人,那些大企業的股東與投資者分別是誰,我們就可以知道是哪些真正的獨裁者在統治人民,而不是檯面上的政治人物。
歡迎追蹤本站資訊,日後有新的文章發佈你也會接收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