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怕的不是被新冠病毒疫情感染,而是怕這個「東西」



深夜聊聊,達浪我對新冠狀肺炎病毒疫情擴散到全世界後,造成一系列巨大影響後的一些心得。

先講結論:原來你不是怕被疫情傳染,而是怕失去”這些東西”。

當疫情持續擴散時

病毒的確很可怕,可怕之處是在於我們都看不到它,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出現,什麼時候會入侵你的身體,不知道,不確定,這種感覺總是讓人心惶惶。

但是,可怕還不只是這個,而是病毒擴散後所造成的效應。

原本是中國武漢發生,接著全亞洲,然後歐洲,最後到了美國。

原本這些歐美國家都信誓旦旦認為這種冠狀病毒不會在他們的國家內擴散,沒想到前後才不到一個月,歐洲許多國家包含美國地區陸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隨著被確診人數的直線上升,連自稱防疫措施做的超級嚴密的台灣,在2020年3月18號這天,確診人數竟然直接破百人!

囤糧潮

在稍早,歐美等大國家在疫情迅速擴散的時候,許多民眾產生了恐慌,無不一紛紛跑去附近的購物中心超市,買可以吃的食物糧食與民生物資給搶購一空,

直接造成整個超市被淨空的狀況,物資短缺,人心惶惶,外國這股恐懼的氣息回到台灣,當台灣被確診的病例破百人時,許多台灣民眾陸續趁著超市還沒打烊前

跑去好市多將可以吃的食物,包含罐頭飲料等等全部一掃而空。

全境封鎖

這種因為肺炎疫情而引發的囤糧潮,所造成的生活節奏大亂外,另一方面令許多人更害怕的是,政府實施了從入境後自我管理十四天的措施開始,後來又宣布直接禁止國人出國,從原本的醫護人員,到孩童青年,一直到所有人,直接地就是超越我國憲法的鎖國政策。

不只台灣,當歐美許多國家在疫情擴散的同時,就陸續宣布禁止外來旅客進入國家從事旅行與工作,包括許多跨國企業公司,也紛紛宣布以遠距離工作來進行其業務。

照這個情況看來,幾乎許多國家都已經完全封鎖,不讓任何人出入境。但是,只有封鎖,然後呢?

封鎖了,然後呢?

我們已經親眼看到這些疫情所延伸出來的人性與環境狀況變化的結果,當外面世界紛亂的同時,我們也不禁開始思考:封鎖了,要封鎖到什麼時候?會有什麼影響?如果解除了,又會有什麼影響?

這裏先不說疫苗。首先你要知道一件事情,病毒我們雖然看不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感染,即便被確診了,你開始要被隔離14天,那然後呢?

於是你住進防疫旅館,或是自我隔離在家,隔離期間,你不能出去,就連買東西跟工作都是不行的,一旦違反,就是遭受鉅額罰款。

這個措施,在達浪我看來,雖然是正常程序,但是,你是否有注意到,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已經至少一個多月了,最早期那一批被確診的人們已經被隔離至少有超過14天了吧?那麼,在他們解除隔離後,還有發生什麼事情嗎?從這些被隔離者解禁後有發生死亡案例嗎?

說實在,人體會不會因為這種病毒而直接死亡,其人體的複雜程度,也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完全證明染上這種病毒就一定死亡,但是達浪我很確定的是,人會生病被病毒感染,就是來自於你的抵抗力不足,你的免疫系統自癒能力不夠強,哪怕只是一點小感冒,都可以要你的命!

所以,不管今天是哪一種型態的病毒,如果你的免疫力抵抗力夠強,完成了十四天隔離解除了,不就沒事了嗎?

說白點,平常你都不用心在照顧自己的身體防禦,等到這種大事發生了,才來想到要提升防禦,然後看到人家囤貨,怕沒有食物吃而跟著囤糧,這種心態不是很奇怪嗎?

原來你不是對疫情恐懼,而是怕“失去”

許多人的心態是,我得趕快及早準備,萬一發生什麼狀況了,就可以應急。

這個觀念本來就沒有問題,但是人們怕的是後面產生的效應:如果你被確診了,你原本生活好好的,突然間你要被隔離,連同所有你接觸的人都必須被隔離,你光用想的這肯定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不只節奏被打亂,你變成你的工作暫時沒辦法在做。

同時間,台灣的新聞媒體也不斷地更新病例數量,當18號這天確診人數直接破百人,且大多數都是從國外回來的,許多民眾因此對這些人感到氣憤,憤怒,無不一責怪這些出國的人,包括有些“試圖”想出國的人,覺得這些人怎麼那麼可惡,浪費醫療資源,造成別人的不方便。

其實這種由害怕的情緒被轉化成為憤怒的情緒後,我們憤恨不平,不想成為其中一員,人性的使然下,使我們不自覺地將情緒投射到另外一件事情上,說發洩也好,說轉移也好。這些人對於他們眼中出國的這些人所投射出來的眼神與憤怒情緒,就可以知道,他們其實非常恐懼,非常害怕。

但是你必須冷靜下來去思考前面講的:你到底是害怕被感染而死亡?還是害怕被隔離而丟掉工作失去金錢?

我們與惡的距離

疫情所造成的後續效應固然可怕,不只是人,還有各種投資市場的下跌萎縮,以及百業蕭條。

人們往往都不想面對最真實的那一面,明知道有可能會因為被隔離而被迫失去工作,沒有錢而無法生活,甚至失去與家人小孩另一半的生活節奏,因為你怕,所以才會選擇轉移這種情緒到那些出國的人身上,而此時此刻,台灣媒體的大肆報導,正巧也轉移了你的情緒焦點。

台灣媒體的轉移焦點功力果然不是蓋的,利用人性的弱點,就可以操弄恐懼,害怕,憤怒與仇恨。

我是媒體,我只需要一直講疫情多嚴重,股市多麽慘烈,大家都在瘋狂囤貨,你長時間接收這些訊息,就會不自覺地也開始跑出去囤貨,跑去排隊等買口罩。

結果你卻沒有發現:

  • 當初中國武漢的疫情狀況,最先被隔離的那些民眾,後來多數都解除隔離,也是活得好好的,而且中國很多地方要準備復工了!
  • 印度這麼人口密集的國家,居然少有被確診,甚至沒有出現囤糧食的狀況,印度也有非常多貧民窟,極為骯髒的恆河,生活條件極差,為什麼感染人數卻遠不及歐美中等先進國家?
  • 就連遙遠的非洲國家,被確診人數也是非常少數,也沒有爆發大量感染者與囤糧食狀況。

我們到底錯過了什麼訊息?

新冠狀病毒疫情目前統計數據:

https://www.twreporter.org/i/covid-2019-keep-tracking-gcs

往往我們都只看到那恐懼的一面,殊不知,我們也忽略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訊息,而這些訊息,台灣媒體卻是極少報導甚至不報。

台灣媒體的轉移焦點功力果然不是蓋的,利用人性的弱點,就可以操弄恐懼,害怕,憤怒與仇恨。

所以,當我們看到這些消息時,請先冷靜下來想想:如果這種病毒疫情不會因為感染就立即死亡,那你到底在怕什麼?

說穿了,你只不過是怕失去怕因為隔離丟掉工作,怕因為隔離而被限制人身自由,怕因為隔離而造成你不方便,怕因為隔離而無法去便利商店買包香菸,怕因為隔離而無法去餐廳吃好料,怕因為隔離而無法與好友一起出去玩…….說穿了你就只是怕不能再做這些事情罷了。

即便你會覺得,我又不會去跟人家搶物資,難道我不能責罵這些出國的人嗎?既然,你都有時間罵他們,怎麼不把時間花在如何幫助你的公司業務發展上面呢?疫情困局,大家都共體時艱,你在這還有薪水可以領,否則你不也是在消耗公司的資源嗎?安靜地做好工作,不是很好嗎?

既然只是怕失去,那平常為什麼不做好防禦呢?

你平常有在運動嗎?有強身健體嗎?有在重訓鍛鍊嗎?生活作息飲食有正常嗎?如果都沒有,那不管你有沒有被確診,都只能怪你自己。

當你在罵那些出國的人很自私很可惡在浪費國家資源的同時,卻害怕可能沒食物吃而瘋狂囤糧食,結果反而是你造成更多民眾的不方便!

你的搶貨心態讓你成為了比那些出國的還要更自私的人,而媒體長時間的灌輸恐懼也是幫兇之一。

既然這樣,該怎麼做呢?

答案很簡單:除非今天是得了馬上就死的病毒,否則平常就是一如往常,做好你該做的身體保健,該運動的要確實運動,心情保持穩定心平氣和,然後不要刻意去搶糧食囤積東西,買天數夠用了就好了。

今天又不是沒人在生產民生物資,搶購囤貨風潮只會造成這些作業員更辛勞更痛苦,政府還要為了保障工作人員而必須花更多人民的納稅錢來救急。紓困預算不都是你我的納稅錢來的嗎?

總結

自己平日不強身健體,懶得去運動,免疫力都顧不好了,當你正罵那些出國的人自私而害到醫護人員時,遇到疫情加重卻跑去囤貨搶購,造成後面更多民眾買不到物資而更不方便,也連累到賣場與供應商底下的所有千萬個工作人員,他們為了要生產補齊人們的民生用品,工作時數絕對不會輸給那些第一線醫護人員的程度。

跟那些出國的人所造成的影響相較之下,是誰比較自私呢?自己好好思考吧。

最後順便一提,口罩雖然要帶,但相信我,從病毒發生的那一刻起,全部人都已經被感染了,差別就在於你的免疫系統能不能抵抗得了,或許這時間,這就是老天給你的考驗,也是給人類的考驗吧。面對疫情,我們是否能保持冷靜與理性,不隨著媒體的恐懼而起舞?

疫情最新統計數據(英文版)

https://experience.arcgis.com/experience/685d0ace521648f8a5beeeee1b9125cd

歡迎追蹤本站資訊,日後有新的文章發佈你也會接收到哦: